孩子跟媽媽睡和跟老人睡,有啥區別?3歲以後差異巨大!
後臺一位媽媽求助。這位媽媽說,自己上班的地方離家非常遠,開車都要1個半小時。
姥姥姥爺擔心媽媽晚上帶孩子,白天精力不濟,路上開車不安全,自告奮勇幫忙帶孩子。現在孩子快3歲了,問題來了:不要爸爸媽媽,就要姥爺姥姥。
比如:去幼稚園接他,只要不是姥爺去,即使媽媽自己去,孩子有會哇地大哭起來。週末在家也如此,孩子一定要粘著姥爺,像牛皮糖一樣,摟著姥爺的脖子可親熱了。
媽媽提出想抱抱他,孩子卻搖頭像撥浪鼓:就要姥爺!媽媽心裡不是滋味:為什麼孩子晚上跟姥爺睡,就這麼黏糊老人呢?
其實,孩子跟誰睡是特別重要的問題。因為,睡眠是一件需要安心的事。當帶他的人陪孩子入睡,會讓孩子從心理上跟這個人最親近,甚至在性格上也會模仿。
因此,跟誰睡還決定了孩子未來性格的養成,畢竟,3歲前是孩子行為習慣和個性養成最重要的時間段。
當寶寶能分辨白天黑夜後,誰陪伴他度過每一天的黑暗時光,誰就會成為他安全感的守護神。
而孩子的嗅覺非常靈敏,他會通過嗅覺感受到自己是否身處安全地帶。當孩子是嬰兒時期,如果把有媽媽味道的衣服放在他身邊,他就能睡得很好。
現在,如果讓孩子在熟悉的氣息中睡著,那個帶他入睡的人就在孩子心中,佔有最重要的地位。
我們對孩子的愛,體現在付出上
後臺上,我是這樣回復這位媽媽的。我說:如果你能真正做到不抱怨,而承擔照顧孩子所有的辛苦。那麼你的收穫一定遠大於付出。養育孩子最公平,你付出多少,你就收穫多少。
要知道,孩子不是投奔老人的,他的到來,是沖著父母來的。孩子最重要的親人、第一位老師,除了母親,誰也取代不了。
很多時候,養育孩子能看到他外在的變化,卻很難看到孩子內心的感覺——安全感。
一位安全感建立得好的孩子,他才能大踏步走向世界,順利地離開母親的懷抱,成長為有擔當、有能量的人。這一切,都建立在3歲以前。
媽媽帶大的孩子,安全感建立最好
越是粘人的孩子,越缺乏安全感。和媽媽自己帶孩子相比,老人帶大的孩子,往往更粘人。你會發現,上幼稚園以後更明顯。
能很快適應新環境的孩子,都是媽媽付出多,帶得多的孩子。那種幾個月都難以適應的,總是哭鬧的寶貝們,往往夜裡是跟著老人睡的。
因此,真心愛著孩子的父母們,別怕他們吵到了你們的睡眠,別擔心上班路上遙遠。誰不是拖著疲憊的身軀,陪著幼小的他們成長?有付出的養育,才能釀出最甜美的蜜。

-
內心強大的女孩,是爸爸「誇」出來的!(深度好文)
-
孩子跟媽媽睡和跟老人睡,有啥區別?3歲以後差異巨大!
-
為什麼孩子喜歡鑽在桌底,跳臺階,扔東西…其實是因為這個!
-
寶寶從小到大那麼多照片怎麼保存?這位媽媽做法很值得學習
-
周潤發和太太結婚30年不生孩子,背後的原因太讓人心疼了...
-
放學後千萬別對孩子說這句話,否則孩子離你越來越遠,現在知道還不晚
-
Jasper真心話環節語出驚人:我不愛爸爸......你根本不知道這孩子有多聰明!
-
入秋「6不洗」,這些時候再髒也不要給孩子洗澡,真的很傷身體!
-
女人生娃後有這六個表現,說明身體已大不如前!希望你沒有
-
爸爸愛做家務,為什麼會是一個家庭最大的福氣?
-
寶寶睡醒有這樣的表現, 說明他非常聰明, 媽媽可別打擾他!
-
小孩子幾歲後才有記憶?專家告訴你,孩子三歲前有記憶是因為你觸碰到了他的「痛處」!
-
《爸爸去哪兒》告訴你:夫妻關係好不好,看孩子就知道!
-
21歲孕婦8個月產檢,醫生當即要求剖腹,想不到劃開肚子後……醫生倒吸一口涼氣!
-
孩子出生時幾斤幾兩最好?專家:胎兒超過這個體重,會影響智商,還有健康!
-
孕期,這個東西再不換掉,只會給自己和胎兒帶來傷害
-
出生僅10天的女嬰變腦癱,醫生怒斥媽媽心大!
-
孩子在不在幼稚園拉粑粑,反應了孩子的心理健康!老師不會告訴你!
-
為什麼產後丈夫總是感覺不到帶娃辛苦?大多都逃不過這3個原因!
-
多個孩子感染這個病毒,症狀像感冒!嚴重可致腦膜炎、心肌炎!家長可別忽視了!